蒜黃生產周期時間短,栽種后20天就可以獲得,在溫室、大棚環境下可長期生產,其培養關鍵點如下所示:
一、搭建大棚
建長20~30米、寬4~5米、高1.5~1.8米的半地下式大棚。棚里從地面向地下挖30cm深做苗床,挖出來的土在大棚周圍這樣有利于保暖。床面鋪6cm厚細沙土。大棚上遮蓋20cm厚稻草,陰天雨天需要在稻草上遮蓋塑料膜防濕。
二、取種浸種催芽
蒜黃生長發育完全靠蒜瓣儲存的營養物質,蒜黃總產量多少與蒜種好與壞有很大關系。蒜種標準頭大瓣勻,蒜瓣肥厚豐富,那樣可讓蒜黃假莖既粗挺高,質量嫩。通常每頭10瓣左右白皮蒜、紫皮蒜都可以用于生產蒜黃。特別注意選用無凍害、撞傷和變黃枯萎的蒜種。蒜種在清水中浸泡18~24小時之后撈起來,去掉莖盤,立即栽種,假如不浸種催芽就可以直接栽種,床土需保證充分的濕潤。
三、排種蒜瓣
將蒜瓣逐個緊排于床內,用木板弄平后,在蒜瓣上遮蓋細沙土3~5cm并澆足水,在床面遮蓋塑料膜。
四、溫濕度管控
蒜苗出土前,棚里保證晝溫25℃、夜溫18℃~20℃;蒜苗出土至苗高27cm期內,棚里晝溫18℃~20℃、夜溫14℃~18℃;苗高27~33cm期內,棚里晝溫14℃~16℃、夜溫12℃~14℃;采摘前4~5天,棚里晝溫12℃~15℃、夜溫10℃~14℃。排種后隨后澆一次,把露尖的區域用沙土填平。之后若棚里氣溫較低,用井水澆1~2次。收種前4~5天暫停澆灌,防止蒜黃爛掉。收種后創口還沒有愈合前不可以澆灌,以防刀口爛掉。
五、采摘管控
排種后18~20天,苗高30~40cm時收種。頭刀蒜黃總產量能夠達到播種量的70%,1千克種蒜可獲得蒜黃0.7kg。之后隔25個工作日左右可割第二刀,等過30個工作日左右還可以收第三刀。每回收種后隔日撒水,每平米撒水1~***千克。撒水之后再輕撒些細沙土,以促進傷口愈合。通常每千克種蒜共計能收蒜黃1.3~1.8千克。蒜黃獲得后捆成捆,太陽底下曬一段時間,蒜葉就會變成好看的金黃色,商品性能大大提高。收2~3刀蒜黃后,清除蒜母、沙土,換上新沙土又可繼續生產。蒜黃的市場需求比較穩定,價格也較為優惠,因此頭刀蒜黃種植是農民們普遍選擇的一個項目。在蒜黃的生長過程中,需要及時進行除草和通風,保持適度的溫度和濕度,以促進其良好的生長。此外,定期施肥也是蒜黃生長的關鍵,可以采用有機肥料和化肥的混合物進行施肥。在收獲蒜黃后,要把它們分類按照大小和質量進行分揀,并挑選出最佳的產品進行銷售。通過這樣的方式,農民們可以在頭刀蒜黃生產中獲得可觀的收益,提高自身經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