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日召開的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0年來,唐山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在對接京津、服務京津中深耕唐山周末品牌,打造京津及周邊省份游客休閑度假重要目的地、河北周末休閑旅游示范城市,彰顯了“工業搖籃 碧海藍天”的唐山城市形象,助推“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為新時尚。
在文旅產品供給方面,唐山文旅資源優越,山、海、湖、島、濕地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長城、皇陵、紅色圣地、工業文明等多樣的文化資源交相呼應,形成了北部長城山水、中部城市休閑、南部濱海度假三大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格局,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也是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近年來,我市積極開展旅游景區業態提升專項行動,培育出唐山宴等一批網紅打卡地。南湖·開灤旅游景區成功晉級國家5A級旅游景區,河頭老街相繼獲得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和國家級夜間文化旅游消費集聚區兩項榮譽,多瑪樂園成為全省唯一一家國家旅游科技示范園區,南湖“實景演藝+光影水舞秀”數字化體驗新空間獲評2023年全國文化和旅游數字化創新示范優秀案例。“唐山周末”微信小程序實現了一機在手暢游唐山,上線一年多來累計訪問量53萬余次,注冊人數35萬余人。截至目前,全市擁有全域旅游示范區6家、國家A級旅游景區61家,省級以上夜間文旅消費聚集區7家、旅游休閑街區6家、旅游度假區4家、智慧景區6家。
在協同機制建設方面,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先后與京津13個地區文化和旅游部門簽署了合作發展框架協議,堅持資源共享、互助共贏原則,交流研討文化和旅游協同發展經驗路徑,推介互送優勢資源和特色產品,共同推動京津冀文化旅游一體化發展,滿足三地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10年來,相繼舉辦了2016世界園藝博覽會文化主題日系列演出、第21屆中國北方旅游交易會、第10-12屆評劇藝術節、第1-4屆中國工業旅游產業發展聯合大會等大型活動,很好地促進了京津冀三地在文化旅游發展上的融合聯動。
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依托“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務示范走廊”發展聯盟平臺,持續加強與京津的交流互鑒、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聯合舉辦精品展覽、閱讀講座、文藝比賽等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整合資源釋放更多民生紅利。推動市縣兩級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與京津“走親”,促使京津冀館際交流活動有聲有色。積極參加“歡樂京津冀·一起過大年”2024秧歌花會展演、“文脈京津冀 協同共發展”2024年京津冀優秀書畫作品巡展、“花開同心”京津冀油畫攝影作品邀請展等系列活動,這些聯動服務讓三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強,助推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不斷走深走實。
在精品劇目交流方面,創辦“唐山大舞臺”,每年舉辦京津冀精品文藝演出不少于30場。組織市演藝集團等專業團體赴京津交流演出優秀劇目《從春唱到秋》《御河橋》《趕考》等近百場。依托唐山大劇院與北京、天津專業院團達成深度合作,引進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現代京劇《紅燈記》、話劇《雷雨》、《北京交響樂團音樂會》等系列高端文藝演出300余場,極大地豐富和活躍了我市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產業協作推進方面,持續發揮我市毗鄰京津的地理優勢、資源優勢以及品牌項目的影響力,緊密對接京津企事業單位及協會組織,開展精準招商,推動京津唐在文旅康養領域深化項目合作,建設一批集溫泉療養、康養健身、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優質項目。同時,市民政局積極推動市政府與京、津民政部門簽訂合作協議,京津唐三地已經實現養老機構運營補貼政策疊加享受、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和老人能力評估結果互認,聯合舉辦康養合作交流活動,為京津老人來唐養老解決了后顧之憂。
在宣傳營銷推廣方面,聚焦京津核心客源市場,突出“工業搖籃,碧海藍天”主題,加大宣傳推介和游客招攬力度,塑造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形象,激發游客消費體驗熱情。積極參與在京津舉辦的文化旅游各類展會,每年攜旅游企業赴京津開展唐山旅游推介活動,也為京津文旅部門來唐宣傳推介提供各種便利服務,形成了“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良好格局。發布《唐山市地接獎勵實施細則》,京津唐三地近30家旅行社簽訂了互送客源合作協議。今年上半年,在省級以上媒體發稿近300篇,唐山文旅抖音平臺點擊量達到285.6萬次,總粉絲17.7萬人,大大提升了唐山在京津冀的品牌影響力。